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闽卫益心之桥—对抗拖延,别让“等一下”偷走你的时间

2025年第9期总48期

明明要复习备考,却沉迷追剧刷短视频,社团任务一推再推,“等一下”成为了日常……拖延似乎正悄悄掌控我们的生活。本期将拆解拖延的底层逻辑,分享实用方法,帮同学们打破循环,重掌生活的主动权。

什么是拖延?

拖延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行为,表现为明知晓任务重要,却因畏难、缺乏兴趣、追求完美等心理,主动推迟任务、转而做无关之事,即便这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它不仅会降低效率、影响成果质量,还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焦虑。

为什么会有拖延?

拖延现象的背后,通常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心理困局。面对枯燥、困难或高压任务时,大脑会本能启动“自我保护策略”,因此,缺乏清晰目标与规划的人,很容易陷入“无从下手”的迷茫。而自律不足的人,常被手机、游戏等分散注意力,再加上对时间的误判,总把“来得及”当作自我安慰。此外,害怕失败、苛求完美的心态,也会让人在无尽的等待中错失行动的动机。

化解拖延困局的行动指南

告别拖延,从这几步开始。

1. 拆解目标:把大任务拆解为清晰的小步骤,依据重要程度排序,每天稳步完成一部分,让任务推进更轻松。

2. 设定时限:为每项任务设定明确的截止时间,借助闹钟或日程表及时提醒,告别“明日复明日”的拖延习惯。

3. 减少干扰:进入学习或工作状态时,关闭手机弹窗,主动远离娱乐环境,保持高度专注。

4. 奖励激励: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通过成就感激发持续行动的动力。

5. 接纳不足: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允许过程存在小瑕疵,秉持先完成再优化的原则,避免因苛求完美停滞不前。

别再让“等一等”偷走时光,别让焦虑在拖延中疯长。从此刻起,迈出第一步,以行动为剑,斩断拖延枷锁,奔赴高效自律的人生新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心理咨询安排表及预约方式

一、线下咨询

线下咨询请现场预约,预约方式如下:

上门预约:学生服务中心1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电话预约:18120969212。

二、线上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热线(0591-22781672)为全校师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咨询时间为每天8:30-22:30。

文字:丁红琳

审核:郑晓婧

时间:2025年11月1日

图片来源: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