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益心之桥

——2024年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专栏

重视精神卫生,守护心理健康

2024年第7期总37期

在如今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世界里,人们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努力奋进。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的重压常常让一部分人陷入心灵的困境,感到彷徨与无助,精神卫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的认识,消除公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416F8

那么,究竟什么是精神疾病呢?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精神疾病种类繁多,且90%以上病因不明,因此分类较为复杂。传统上,该病根据有无器质性因素可分为器质性精神疾病和非器质性精神疾病,前者是由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所致,主要包括脑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肿瘤等;后者是指因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呢?

通常,心理健康的普适标准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这一概念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以及适应良好等。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这些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相较而言,心理健康与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畴,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辅导等方式得到改善。而精神疾病是一种“心理异常”“生病”的状态,需要通过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进行系统治疗。

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应对?

若个体心理问题已经达到了精神疾病的程度(诊断权仅归精神科医生),属于“心理异常”“生病”,其通常会表现为长期处于困境、无力应对、情绪崩溃,甚至无法正常生活。此时须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服药或接受相关治疗。

若个体的心理问题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仅日常生活和情绪受一定影响,还能应对工作或学习但精神状态欠佳,属于“心理正常”但“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以寻求他人的关心和支持,比如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求助。

让我们共同关注世界精神卫生日,珍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健康,用爱与关怀为那些脆弱的心灵注入温暖和希望。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心理咨询安排表及预约方式

一、线下咨询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9:00—11:00

梅小青

郑梅钦

张哲夫

郑梅钦

开会/业务学习

郑晓婧

林豪圣

下午

14:30—16:30

田伟翠

谢涛

林豪圣

梅小青

余彩云

朋辈接待

张哲夫

线下咨询请提前预约,预约方式如下:

上门预约:学生服务中心1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电话预约:18120969212。

二、线上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热线(0591-22781672)为全校师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咨询时间为每天8:30-22:30。

图片来源: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