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节气,自古便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与生命哲思的深刻感悟。诗人李白在《立冬》一诗中,以洒脱不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立冬时节的诗意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流转的敏锐感知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冻笔”点明立冬时节的寒冷气候——笔墨因寒气凝结,诗人顺势“懒写”新诗,看似怠惰,实则暗藏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接纳。“寒炉美酒时温”则笔锋一转,描绘出火炉旁温酒的暖意场景,寒与暖的对比中,流露出诗人对冬日生活的诗意化处理:寒冷非但未减生活意趣,反而催生出围炉温酒的雅趣。有酒必有诗。诗人醉眼观墨,见砚台上的墨痕在月光下泛起白光,竟恍惚以为是“雪满前村”。这一错觉既是对立冬物候的生动捕捉——寒夜月光如雪,又暗喻诗人心境的超脱:在微醺中,现实与想象交融,寒夜之景被赋予浪漫的诗意想象。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逸洒脱。李白以“懒写”新诗的闲逸姿态,消解了立冬的肃杀之气,转而通过“寒炉温酒”“醉看墨花”等细节,构建出冬日独有的温暖与诗意。诗中既无对寒冷的抱怨,亦无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反而是一种“顺应自然、享受当下”的豁达态度。李白的这首《立冬》,不仅是对节气物候的生动描绘,更是一种生命哲思的诗意表达——在万物敛藏的冬日,学会放慢脚步,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好,于寒夜中守护内心的热望。
(人文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