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节气比喻青春与成长,立夏如少年初展锋芒,小满则若青年蓄势待发,既承前序之蓬勃,又启后续之丰盈,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智慧。北宋诗人欧阳修所作的《小满》一诗,宛如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园画卷,将小满节气的独特韵味与诗人的积极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与其他大多数节气诗歌不同,此诗展现的是夜晚之景。开篇“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夏夜图。未见此景先闻其声,只听见夜莺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啼鸣,此时月光也来“凑热闹”,皓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将整个长空映照得澄澈明亮,一个“醒”字赋予了明月以人的灵动,仿佛明月也被这美好的夏夜所唤醒,欣然绽放自己的光芒。这两句诗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入手,一动一静,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幽、和谐的氛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小满时节夏夜的宁静与美好。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诗人将视角从高处天空转向田间地头的麦子。小满时节,正是麦子灌浆饱满的时节,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在夜晚观麦,自然是看不清麦苗的细节,视觉受限但听觉变得敏锐起来,风吹麦浪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能听到秋季农人丰收时节喜悦的笑声。“笑落红”三字,更是将麦子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与动作。在诗人的眼中,麦子如同天真烂漫的孩童,对着纷纷飘落的花瓣欢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落红”,既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春花已逝,但同时也衬托出了麦子的蓬勃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轮回之美。
诗人欧阳修在田间地头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那迎风而笑的麦子,象征着收获的喜悦,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诗人始终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发现、去欣赏大自然赋予的美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气里,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拥抱每一个时节。

稿件:人文教学部
文字:张舒婷
审核:林桂松
责编:曾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