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部分讲话和文章的收录文集,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为闽东的发展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字里行间折射出了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的工作风范。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基层、深入调研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心系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结合我院保卫处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三点学习感悟: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处理危机能力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事业的基石。作为一名保卫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学习新时代校园安全知识,研究当前校园安全最突出、最棘手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强化校园综治、治安、消防和交通等管理知识。通过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多种渠道掌握敌情、社情、民意变化和校园各类人员的动态,从最近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件中吸取教训,防微杜渐,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校园内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努力化解矛盾,减少摩擦和对抗。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危及校园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事件,要分析问题的实质,预测可能出现的事端,及时快速地把危及校园安全的事件处置在萌芽状态,以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理论联系实践,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摆脱贫困》书中第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是习近平同志上任后对闽东九县展开实地调查后写的随感,为了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态度加快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作为保卫处的一名于部,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种精神来指导和推动安全保卫工作,增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服务好广大师生员工。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由于保卫工作的特殊性,责任大、值班多,工作显现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保卫人员引进困难、个别人员也有畏难情绪、消极怠工和责任心不强的情况存在。因此,加强保卫队伍的作风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也由于安全保卫工作集安全管理、安全防范、校园秩序维护、消防工作等为一身,涉及广大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学院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校的稳定和发展。保卫干部在履行管理职责的时候,要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按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办事与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统一起来,要在贯彻执行法规和学习制度的同时,改进管理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应深入到师生中,倾听师生的意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努力践行 “有案必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的服务宗旨。要利用处务会、党员大会等,不断强化保卫人员思想教育,提高保卫人员思想认识,全体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积极投身于校园安全工作第一线。二是强化责任意识。保卫处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保卫人员是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好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才能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创新管理服务。针对校园内不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共享汽车、小车等新兴事物对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要主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调查研究,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以应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扎实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三、廉洁自律,杜绝徇私舞弊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两个画面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调任地委书记的第一个月,他冒着酷暑,走遍宁德的各个县市,深入基层一线调查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材料。一个是调离岗位时,他和地委的相关领导在县乡企业交接工作。正是这种心系基层、沉在基层、想在基层、干在基层的作风,为我们当前反对“四风”,特别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了鲜活的榜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还要正确处理好原则与人情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不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要自觉带头坚持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廉洁奉公,绝不徇私舞弊。
总之,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本人收获不少。本人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学院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总书记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