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社会公众的应急救护素养,我校自2025年4月中标闽侯县红十字会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培训项目以来,积极与福建省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协调沟通,于2025年6月正式启动培训工作。截至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培训以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包扎、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核心急救技能为重点,采用“人人急救”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参训学员需先完成线上理论学习并通过考核,方可进入线下实操环节。整个培训周期历时近三个月,组织实施井然有序、推进过程顺利高效。
强化师资建设,规范培训标准
为保障培训质量,我校严格遵循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标准,在福建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中心的专业指导下,科学制定培训课程体系。线下培训师资由省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县红十字会及我校教师共同组成,旨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与培训能力。通过组织师资集体备课,进一步统一教学标准、规范教学流程、强化操作示范,提升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精心组织协调,保障培训实施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护理学院、后勤管理处、安全工作处等多个部门,共同做好培训服务与保障工作。在培训设备调配、教学场地协调、学员入校审批、用餐供应及校内引导等方面做了周密安排,全力为参训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后勤支持,确保每一期培训顺利开展。


培训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集中授课+小班实操强化+小组交叉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集中授课结束后,按参训人数分为2-3个小班开展实操训练,最终进行小组交叉考核。小班化教学配合充足的教具设备,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切实掌握急救技能。分12期共培训了1114名学员,所有学员均通过考核并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显著提升了社会公众的应急救护能力。

此次公益培训项目的圆满完成,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应急救护培训领域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和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持续深化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为提升社会公众急救能力贡献更大力量。
(继续教育学院)